圍繞“三項機制”,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自覺踐行、勇于擔當,努力實現爭先進位新跨越。以下是小編帶來的三項機制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項機制心得體會(一)
年來,麻江縣始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心放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并通過“三機制”著力提升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
抓責任落實,用好考核“指揮棒”。一是成立了書記、縣長任組長的“雙組長”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共抽調151名干部組建了脫貧攻堅隊伍,建立了脫貧攻堅指揮部,東、中、西3個片區(qū)縱隊、6個鄉(xiāng)鎮(zhèn)攻堅分隊,建立脫貧攻堅黨組織38個。全縣91個部門對口幫扶63個行政村,按
抓臺建設,筑牢攻堅“橋頭堡”。針對部分村黨組織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發(fā)展能力弱等問題,制定《麻江縣農村社區(qū)“六好六強”創(chuàng)建工作實施方案》,在全縣廣泛開展“支部書記好、引領能力強,領導班子好、服務本領強,工作機制好、堡壘作用強,思路定位好、產業(yè)發(fā)展強,村寨環(huán)境好、村民素質強,民生保障好、和諧氛圍強”的“六好六強”示范創(chuàng)建,大力實施“領頭雁”工程,進一步增強村級黨組織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全縣查找整頓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7個,對40個空殼村制定了“一村一策”“脫殼”方案,落實“脫殼”項目資金598.3萬元,共對36個貧困村(含出列7個)合作社劃撥180萬元啟動資金,圍繞“五個一批”脫貧工程,制定貧困黨員“一戶一策”精準脫貧方案288個。
抓機制創(chuàng)新,提升群眾“幸福感”。一是將黨建精品示范點、脫貧攻堅示范點、民族旅游精品點、小康建設示范點的創(chuàng)建進行有機整合,按照“規(guī)劃整合項目,項目整合資金,渠道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加大投入,扎實開展黨建扶貧示范縣、示范鄉(xiāng)鎮(zhèn)、示范村創(chuàng)建工作。每月開展一次“村莊環(huán)境整治”觀摩,每年開展一次“黨建項目”工程觀摩,形成了“建成一個、觀摩一個、帶動一片、惠及一方”的良性機制。如宣威鎮(zhèn)翁保村“黨支部帶領,弱村變強村;黨員戶帶頭,窮人變富人;金種子帶幫,產品變商品;合作社帶動,農民變股民”“四帶四變”“農文旅”發(fā)展新模式,使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每年分紅10萬余元;促進農民每年增收100余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4年的5704元增加到7800元。二是積極創(chuàng)新異地置業(yè)脫貧機制,依托園區(qū)、景區(qū)、城區(qū)對無力脫貧、無業(yè)可扶,以及缺乏土地、資金、技術的貧困戶,通過到戶“特惠貸”入股參與經營,建立保底分紅和利潤分紅二次分紅機制,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當前,全縣共貸出“特惠貸”資金1億元。如龍山鎮(zhèn)依托烏卡坪藍莓產業(yè)園區(qū),開展“黨社企&rdqu
三項機制心得體會(二)
日,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qū)人民檢察院召開全體干警大會。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建寧主持會議,傳達學習了陜西省委辦公廳印發(fā)的《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和《陜西省
會上,王建寧檢察長指出,一個部門單位,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有一支好的干部隊伍,其發(fā)展就必然不可限量。省委干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是省委建立的一個有機的制度體系,是落實中央“三個區(qū)分開來”精神、激發(fā)干部踐行新發(fā)展理念積極性的重要舉措,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范圍內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基本遵循。全院各部門和干警都要圍繞“三項機制”,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自覺踐行、勇于擔當,努力實現爭先進位新跨越。同時強調,要將三項機制精神與檢察工作實際相結合,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完善本院有關機制辦法,引導干警自覺糾正認識偏差,激發(fā)全院上下干事創(chuàng)業(yè)熱情,努力營造干事創(chuàng)業(yè)良好氛圍。
更多熱門文章:
1.黨員干部三項機制心得體會
2.2016三項機制心得體會范文
3.2016黨員干部關于三項機制心得體會
4.2016黨員干部三項機制心得體會精品
5.陜西三項機制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6.學習三項機制心得體會2016
7.2016三項機制心得體會
8.2016黨員學習貫徹三項機制心得體會
9.黨員干部三項機制心得體會范文2016
10.三項機制心得體會